服务价格9.80元/亩
服务品种
服务类型
服务时间
服务区域
服务主体
距离结束
浏览次数
服务标准
1.飞防药剂选用与配比
(1)剂型。应选用水基化剂型,如水乳剂、微乳剂、乳油、悬浮剂、水剂等。可湿性粉剂、可溶性粉剂有可能造成堵喷头、水泵寿命缩短等情况。
(2)毒性。飞防药剂因为稀释比例低,所以不能使用剧毒及高毒农药。
(3)作用方式。应选择内吸性药剂,使害虫吸食或接触后中毒死亡的药剂。
(4)药剂配置规范。配药人员应在穿戴防护设备齐全的前提下,按照二次稀释法的操作要求,在开阔的空间进行配药。禁止在密闭空间、下风向等情况下进行配药。
2.温度与湿度。总体应在15 - 30℃ 之间进行作业,避免在 0℃ 以下、35℃ 以上进行作业。
3.作业参数
(1)飞行高度。药水容量10升的无人机作业飞行高度应保持相对在 1.6 - 2.5米范围内;药水容量40升的无人机作业飞行高度应保持相对在 3 - 6米范围内。以上喷洒雾滴粒径均为110 - 130微米之间。
(2)行距和飞行速度。作业行距的设置应根据作业高度、飞行速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,如水稻、小麦等大田作物,视病虫害情况不同作业速度在 3 - 6 米/秒之间。
(3)亩用药量。10升的无人机作业喷幅为4 - 5 米,40升的无人机作业喷幅5至7米的前提条件下,水稻、小麦等大田作物杀虫与杀菌作业用量:预防性作业0.8 升/亩;正常作业1 升/亩;病虫害较为严重1.2 升/亩;密集高杆作物2 升/亩。
4.防治时机。(1)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。(2)抓住作业时间点,精准把握病虫草害的防治时机,将病虫草害控制在初级阶段。単季水稻病虫害一般年防治2至3次。
5.作业环境。在作业前必须观察现场周边环境,其它农作物种植情况、养殖区及障碍物实际现况,进行合理作业路径规划,避免因农药飘移及作业安全事故等造成经济损失。
服务图片